发货:3天内
李子大部分还是青的,不过鼓鼓胀胀的,比乒乓球还大,味道已经很好了
我从往年的记忆里调出了味觉,我相信这年的红李子肯定和往年一样好吃,说不定还更好吃,今年雨水足嘛
晒太阳多的李子,表皮青里透黄,黄里带红,眼看着就要红得发紫了
可是,父亲还是不准我上树
父亲不准我上树,我当然不敢上树,我要一上树,脚丫子印肯定会蹭掉树皮上的青渍,从而留下罪证,被父亲人赃俱获,然后铁定跪神龛
即日,你哔竟笑了,绚烂的笑脸是寒夜中最刺眼的一颗星星,是冰天封地中最暖的一次安慰,是恋情失望中一个时髦的回身
倘佯于古城中,目光所及之处,心中会常常悚地一下,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飞快地掠过心底,忽地一下又没了踪影
没怎么见过都市市面的二姨被这些不明身份的人围裹着是多么的惶恐不安啊,这惶恐不安的始作俑者就是我
那天我创造了因道路不熟、路边标志不明显开过了头,后又迷陷于立交桥和岔路口,结果列车到站一个多小时后才接到二姨的壮举
其药理功效,《本草纲目》也有记载:“甘清无毒,滑肠,化痰,去暴热,利水道,令人睡,补五脏不足
”可见,蕨菜为山中奇珍,是当之无愧的
我国人民采食蕨菜之风渊源久远,大约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
《诗经》中就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的诗句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了“不食周粟”的典故,说当初伯夷、叔齐辞让王位,叩马谏阻武王伐纣,在周灭商后,不肯归顺,逃居首阳山,以蕨菜为食,不食周粟,最后饿死
有人据此推说伯夷、叔齐是我国最早食蕨菜的人,不管这可不可信,我倒以为这个“不食周粟”的历史典故,教人要有气节,是值得讴歌的
《晋书》上还有个张翰曾因想食家乡的蕨菜而义无反顾地辞官归里的故事
张翰在京都洛阳是个重权在握的大官,也是当时才情高卓的名士
一天,春风乍起,他不禁想起了姑苏故里的蕨菜、莼羹、鲈鱼脍,便对老乡顾荣说:“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乎?我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去矣,采南山蕨,饮三江水也
”于是果真辞官回乡
张翰的闲达,赋予了蕨菜一种内敛的品性
至于蕨菜最后登堂入室,成为朝廷贡品,据传由清康熙始
二百多年前,康熙皇帝去木兰围场狩猎,途经六旗三十六营的金凤营时,当地头领用蕨菜和山鸡片制作了一道菜肴,康熙吃后,觉得滑嫩可口,非常高兴并赏赐了头人和厨子
从此,蕨菜被列为朝廷贡品,每年各地官员都要选择“茎色青紫,肥润”的蕨菜贡奉朝廷
蕨菜所以从平常的野菜变为山珍,从底层人民度荒救命的食物成为高档宴席的上等采肴,全是仗了它的功效
在众多的野菜当中,蕨菜的两大功效是其它的野菜所不能及的
一是它的利用价值高
蕨菜可谓全身是宝,菜、粮、药的品质兼有
单是营养,它除含淀粉、脂肪、蛋白质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它还用作工业原料,全株可提取单宁,其纤维可制缆绳和造纸,其干叶烧成灰,是陶瓷工业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可防止陶坯裂缝
因此说蕨菜全身都是宝,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二是它的食用方法多
可炝,可炒,可煮,可炖,可烧汤,可凉拌,可生吃,可干吃,可腌了吃,尽随人意吧
而它清脆鲜嫩、入口滑爽、清新味美、淡香悠长的独特风味,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正是蕨菜这种平常随便的特性,使它走向大众化,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今天,蕨菜不仅受到国人的喜爱,也得到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很多国家人民的青睐,已成为世人公认的天然绿色健康食品,被人们争相追捧,成为餐桌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蕨菜虽是山珍,但今天仍没有人特意去种,它仍在野外顽强地生存,性情随和,本质本土,所以还是野菜
我想,当初,蕨菜不经意地生长着,恐怕只是为了与普通的生命一样,完成一个生命的过程,至于日后会有这么高的身价,它肯定是始料不及的
因此,有些事情,不必刻意求之,顺其自然,比什么都好
这,就是我从食蕨中悟出的做人的道理
(沈茂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