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到伊犁的鸠声的,不是我一部分
那是你的父亲呵!有个女人从人群里挤过来,悄悄对我大哥说
那个低头说话的女人,也许是我母亲,也许是我几个姐姐中的谁
大哥高举着小手,仍在继续,就连声音也开始嘶哑
也许他根本就没有听见我的母亲或者姐姐们的提醒
在一群偌大的压倒一切的声音面前,什么提醒也许都是无济于事
此时,站在跟前的那个男人,除了是我大哥的父亲,还附加了阶级敌人的色彩
阶级敌人是个什么概念,打倒了还能够爬起来吗?何况双重的身份,更是让一个对敌人的了解从没有超过课文知识来源的孩子
迷惑,茫然,心事重重
这不是一个孩子需要闹明白的问题
大哥的肚子还没有填饱过一顿,就连他的名字也都还没有学写端正
肚子和名字的事情,顶顶要紧
我的大哥才十岁,他还无法真正理解口号里“打倒”一词的险恶含义
但他的确是举起了双手,把他的父亲也是我的父亲在一句激昂的口号里彻底“打倒”了
也许,父亲深感自己罪恶深重,需要自家后代的“打倒”
对于这一个问题的认识,父亲比人群里的很多人清醒
我的父亲把头低下去,低过他儿子的双手,一脸忏悔不已的样
忏悔什么呢?向我的大哥也就是他的儿子忏悔吗?我的大哥和他的伙伴们仍在继续振臂高呼,父亲的身影很快被汹涌而来的情绪淹没殆尽
我举起双手,是因为表演
我的大哥举起双手,是因为被表演
我们的双手,都被不顾一切地轻视和利用了
我们高举的小手,都是出于孩子的不谙世故
更多高举的双手,是出于不可告人
这是发生在那十年的事情
大哥的双手,一直高高举过村庄的头顶
风刮过来,又吹过去了,大哥的一双小手,在秋风中不是瑟瑟抖索,也是左顾右盼,看不见小手最终被风刮倒时的方向
十二 母亲捏造完我的身躯、四肢、头发甚至生殖器官之后,没忘掉替我再续上一个脑袋
母亲怎么可能忘了为我塑造一颗人模人样的脑袋呢! 一颗脑袋真有那么重要么?柱头树立起来
斗拱构建了房屋的大致骨架
连瓦片也盖至檐口,只差装修门窗了
这就好象我有了身躯、四肢、头发甚至生殖器官之后,一件作品也不能算最后大功告成,还缺少画龙点睛的一个环节——我之有无灵气,最终取决于脑袋上五官的摆布效果
一个人的脑袋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这恐怕不仅是我母亲一个人遭遇到的难题
母亲不能回过头来仔细打量自己的脑袋,否则她就依葫芦画瓢,而不用煞费苦心地无中生有了
还好,母亲有的是随手拈来的土办法
村庄的女人不仅心灵手巧,而且精明,她们碰上什么新问题时,便搬出村庄里承传下来的土办法来,结果总是能凑效
村庄的娃儿有的是,成天村前村后地野窜
标本随处拈来,逮住一个,就记牢他的模样
张家的娃脸盘清秀,一张秀才脸;李家的娃耳朵肥,像两扇当家的门户,有福相;王家的娃鼻梁隆起像棵葱,像葱的鼻梁能做官
还有嘴巴,嘴巴不能太大,嘴巴太大供不起饭食
眼睛呢,要明亮清澈,像一湖水照得过影子
平日里看得多了,母亲心中就有数
母亲把这些可供参考的五官模子,反复推敲比照,我的脑袋的大致轮廓就有了
母亲斟酌我的模样与木工师傅装修房舍颇为类似
木工师傅装修房屋之前,需要起草一个比较成熟的腹稿
花格窗,冰梅窗;千栏子,美人靠;月亮门,八字门……这些都烂熟于心,顺手挑上自己喜欢的几件,镶嵌上去即可
事先酝酿好的模样,一件件摆设在脸上
摆一件,看一回,不行又换个位置,再不行,就换模型
但有一个细节马虎不得
眼睛对眼睛,鼻孔对鼻孔,耳朵对耳朵,嘴巴是嘴巴,下巴是下巴,绝不能放错位置,否则那就不是我了
这有点像郑板桥画竹子,平素略作留心,落笔时成竹在胸
当然母亲并不知晓胸有成竹这个典故的含义,但她有着木工师傅甚至是画家的艺术直觉,因为她在不经意间应用这个典故摆弄出我这副还算端正的五官时,分明应用得是那么的贴切
十三 我想我正在不可逆转地步入村庄的某个神秘的隐喻里
我的眼睛,不是看走眼看花眼,就是一叶障目
耳朵呢,鼻孔呢,徒有外表,经常连起码的醋和酱油这样简单的命题都混淆不清
嘴巴呢,也是不听使唤,常常怀疑那嘴巴是不是长在别的一些面孔上
想说的时候,缄口不语
不想说的时候,口若悬河
绣花枕头,好看不中用
我想起了流行于乡村的一句咒语
这种结局,我的母亲倒是始料未及
母亲为我精心包装的一颗脑袋(准确的说是一副嘴脸),并没有为我带来好运
照理说,着上一副好的行头,往人前那么一亮相,不用唱,不用做,好戏也大致出来了一半
而我的母亲只是为我提供了这种可能
也许我注定与这样的行头无缘
一个脑袋皮囊,空如木头疙瘩,凭空生出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实在是一种奢侈
这颇有点范进考中举人后的大喜过望,嘲讽的意味甚于美好的事实本身
这样说,不是作秀,而是很多时候,我对脸上那些器官的作用真的不够自信,甚至疑团重重
母亲凭借经验,打造了这些作品,打造得还算不错,至少在村庄的很多女人看来应是如此
乡村的经验,在以母亲为代表的一群善于动手动心的女人的不断借鉴下,年复一年,推陈出新
我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
耳朵怎样用来接纳拥挤过来的话语信息,鼻子怎样用来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气味,眼睛怎样把每一件飘荡过来的色彩收入囊中,嘴巴又怎样炼就一副好身手去对付那些端呈上来的美味佳肴,甚至不问来历不假辨识地消灭殆尽
从一开始拥有对这些顶极器官绝对权力的时候,我就显得无所适从
就像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有一天忽然撞了个满怀的大彩,除了精神上的最大释放和慰藉,以及不知所措,财富的意义便显得苍白无力
五官始终不能耐成为身体不可或缺的某个部分,它们之于生命的意义,不若手和足,手和足是我可以创造的前提
它们之于角色的意义,不若我的一头乱发一根雄性生殖器物,黑发和生殖器官能为我提供一个男人可以存在的足够底气
五官的装饰作用甚于日用价值,仅仅只是我耐以继续表演的几件充满迷惑性的行头或者道具
如果可能,我更愿意母亲赋予我一套更为实惠的五官
比如一副招风的大耳,一具迟钝的嗅觉,一双隐忍的明眸,一张乖戾的巧嘴,等等
我想我的耳朵再大,不会大过猪的那一对吧
有无猪的命运是注定之事,想获得猪的面相并不容易,其间有着许多的变数,即便孕育我个体的父亲母亲也难以把握
拜师学得猪的愚钝,哪怕颇类似,那也只是班门弄斧,仅学点皮毛了
这很有点现时造假一样
我明知母亲缔造我,已是一个不雍更改的事实,我还得原谅赝品的存在
一个人要是没有虚假的另一半影子,不是显得孤单点了么?所有的五官之间,我的眼睛是最有灵气最有征服力的
这话有些沾沾自喜的意味,是说给蝙蝠的
蝙蝠用以观察的目光,往往发生于月黑风高
蝙蝠的价值在于黑夜里能区别出飞扬或者坠落的各种元素
需要强调的是,蝙蝠的目光,并非来自于一对眼睛,替代蝙蝠眼睛的竟然是一双耳朵
于是,每当又一个秋天来临,面对黄叶面对菊色,我的目光不得不遭遇矛盾——多么的深邃莫测又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我曾经趴在草丛中细细研究过蝴蝶的一对触角,据说触角相对于我们而言就是鼻孔了
蝴蝶的触角,遇上陌生的味道,总是喜欢主动出击,一路扫平挡道的恶浊气息
相比而言,我尤显憔悴和疲惫,我的鼻孔也许一诞生,就不得不妥协于各种气味,或者不分良莠一概接纳
不止一次地聆听过夏日里蝉的歌唱
蝉的歌唱,不分时地,旁若无人,肆无忌惮,气势磅礴
蝉真正的嘴巴,是吸器
它用以大声歌唱的部分,是暗藏于腹部的玄机
我在谈到这些有生之物的时候,我想我的母亲要是能像教会我认识劳动的意义一样赋予我的这一切该有多么美妙——在教会我锄草、犁田和收割的各种招式之前,首先传承于我几件样式简洁使用方便的犁、锄头和镰刀
也许是我对于五官的期望指数过于高了,这哔竟不是一种务实的态度
务实的做法是,在我发现那些器官不再好使的时候,最好把它们都摘将下来,一件一件地摘下来
这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容易叫人联想到一种叫大卸八块的刑罚
就是要把那些似乎长在别处的耳朵、眼睛、鼻子和嘴巴,大卸八块才好
它们只是给人一副嘴脸,各自的角色徒有其名,不副其实
不过,得注意物归原主
就像老屋百年之后,终于在某一日轰然而倒,那些美人靠手,雕花窗户,还可以一件件拾掇收藏,怀旧的情调,睹物思人
或者交还给一群匠人,去镶嵌在另外一幢房屋上
如果我的一张脸还真能有如此的归宿,想来于我母亲曾经的苦心经营也算有所交代吧
(全文完)(作者:沈荣均地址:洪雅县教育科技局邮编:620360电话:0833-7306269
死亡是一门艺术
我同意西尔维亚·普拉斯观点
但只有对死过的人来说,死亡才是一门艺术,对于活在的人,死亡永远都是一门哲学
我从七八岁就开始接触死这门哲学
那时侯我还不知道宇宙不知道灵魂,只知道尿床和梦哭
我时常在噩梦惊醒后恐惧不已
我想到了死,想到了我必将要死、人人都必将要死
我的死的意识异常的清晰
我忘了我还在童年,距离死还很遥远
我分明感觉到光阴真的如闪电,眨眼就会把我带到老
恐惧之余,我流泪,可以说那是我为死流的最早的泪
尤其是夏天的午后,午觉醒来,看见明亮的阳光在亮瓦上晃,平时很暗的木板房格外亮敞,平常看不见的东西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了
这时,死也清清楚楚找到了我的意识,仿佛就是那窗外的竹梢在风中发出的响声
我自然又要恐惧,又要落泪
比在晚上,还要多那么一点感伤
我对付死的办法就是去想死不只是我个人的遭遇,是每个人的遭遇,更何况毛主席、周总理那样的大人物也摆脱不了
一句话,我知道了世界上没有不死的人,我心里找到了平衡
1976年,周总理死了,毛主席他老人家也那样了,我还有什么怕的?我第一次战胜了死
二十岁,死亡意识再次光顾我的时候,寻找心理平衡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我懂得了别人的死只是别人的死,而可怕的是自己的死
死的问题就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这也与我爱好文学喜欢读书喜欢思考有关
死上升到哲学,便不可战胜了
可以这样说,世界上一切宗教都是战胜死亡的武器
无论是东方的佛、道,还是西方的基督
有几年,死亡意识快让我崩溃,我无法集中注意力,几乎丧失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除开自我保护,已经不是为了弄懂死了
我开始老庄,接触佛
我平静了许多,杂念也少了
在对付死上,我们的老庄是高手,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是高手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说:“死不外乎有两种情况,或者化为乌有,一切感觉都没了;或者像人们说的,死是一种转变,是灵魂从这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的过程
假如死后一无所知,好象睡着一般,连梦都没有,那么死真是件好事
因此在我看来,倘若有人在他的许多夜里举出这么一夜,睡得那么深沉,连梦都没有的一夜,再想到在一身的日日夜夜之间,有过哪一天哪一夜比这无梦之夜更美好更甜蜜的?那一定很容易得出结论……倘若死是这样的,我认为死真是上算得很,因为死的全过程等于一夜之间的功夫
——假如死是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的过程,而假如真像人们说的,那个地方所有的死者都住在一起,那么,诸位审判员,我们还能设想比死更大的乐事么?……而假如在那里能遇到一切生前的神明,像人家说的,在那里当审判官,那么,搬到那里去做有什么不好?跟奥尔番斯、牟西阿斯、西西俄德、荷马住在一起,试问,谁不想付出最大的代价换取这样的乐趣?至于我,倘若事实果真如此,我还愿多死几回!”
恢复完,翻开大哥大日历,这才创造此刻竟已到了芒种季节,这份后知后觉真是让本人想笑
41、穷人的钱包往往比富人的大,因为它需要装太多的角飘和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