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文人沈三白大先生的《浮生六记》安静地栖息在书桌,它氤氲着周围浑然的一片墨香,在烈日清风下微笑地轻阖一双眼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遥远的诗人在另一个时空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样的表情
又或者,那种目光和神色,肖邦也会有,帕格尼尼也会有
虽然,知识分子和士大夫文人是根本不同的
博尔赫斯或者更接近,然而只有在最浓的深夜里我才能读他的心灵
福柯呢,这个智者误读了东方的一页,而聂鲁达和泰戈尔所缺少的仅仅是抒写
正月初一的凌晨起了雾,整座城市云庶雾罩,车朦胧,人隐约,道路灯光晕散,近外的开放成金黄色的花环,远一点的便是明暗星辰,人过其中,仿若置身仙境
真心期盼啊,明天的夜晚氤氲依旧
、《厚黑学》等篇幅虽短,意义却是博大精深,流芳百世的,让我们今天读仍来满口津香、受益匪浅
而现代散文精文跌出,百花齐放,展现了散文所特有的魅力
才在一个论坛看到一件信息,是写散文的陈洪金的散文《灵魂的地址》获得“99读书人杯世界文学之旅网文大赛”散文金奖
看到雷立刚的《宣传部来了个年轻人》、哥舒意的《恶魔奏鸣曲》这样长的洋洋洒洒的小说,要费多少精力,才获得这样的耀
而陈先生一篇短短的散文就轻易把金杯之花采撷在手中,这样的好事,写散文的朋友,还有什么好失落,不平衡的呢
玄武说:“管它是什么体裁,我觉着怎样写合适,就采取什么样的写法
”,这样的话说的真好,其实本来就是这样的,自己觉得什么合适就怎么写,自己书写的文字,是自己一种境界,是对人生百态的感悟、感知
用自己以为最合适的文字表达,至于什么体裁,是不重要的,觉得什么体裁适合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就怎么写,无论小说、散文、诗歌,按自己的感悟去探究人生,挖掘人生,何必为散文尴尬的现代位置而悲伤呢
我们更要尊重自己的感受,不是吗?
荡子恋着故土,游子思着家人,本来,我最理想有个融洽十足的家,只然而是震动多舛的运气让我没辙提防地去猜测家的观念,生掷中一个个已经中断过的驿站,此时竟令我深深的腻烦,我不想做荡子,也不想做游子,更不想浪游在长长的古栈道径自面临风雨的苍凉,听任功夫的雕刻,我想有个家,一个能承诺我折戟而归、挫败有息的场合,一个能包含我唉声叹气、大力哭笑的场合,一个能让我倾尽血汗、淹留亲情的场合
又见老屋有一支有关老屋的歌,在心里打了很久、很久的漩涡,一直没有唱出来
今年春节,我终于在侄儿的陪同下回了一趟老屋
天!这是那栋我熟悉的亲切的热闹的、生我长我、陪伴了我十八年的老屋么?怎么这般的低矮?我童年、少年眼中那高大、气派的大斗门哪里去了?那142020-1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