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讯
别拿爽文小说的剧本,去要求科技创新
2024-11-18 22:00  浏览:48


AI配图

英国《经济学人》日前刊发了一篇题为《中国已经成为科学超级大国》的文章。该文以高影响论文为衡量指标,指出2003年美国的高影响论文数量约为中国的20倍,2022年中国的顶级论文数量开始超过美国。

随后其以“自然指数”进行比较发现,2014年中国自然指数名列世界第二,2023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一)

所谓自然指数,是根据高水平期刊发表的论文及其数量,来衡量评价机构及国家科研产出的重要指标。顶级论文数量,以及自然指数的巨大进步,从侧面折射出中国科研的进步,当然值得自豪;当然,单纯据此是否就能得出中国成为科学超级大国乃至科技强国的结论,恐怕还要清醒看待。

毕竟,科技大国或强国的判断标准,涉及诸多维度,论文数量只是其中一个指标,而数量本身,也难以全面反映研究课题的前沿性。既对具体点状的科研突破抱有自信,更对整体面上的科研现状保持理性,对自身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定位和进一步赶超的空间,有清醒的认识。这恐怕才是面对科学研究应有的姿态。

(二)

作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关领域尤其前沿领域的每丝风吹草动总会被密切关注。但一段时间以来,有种风气是需要警惕的——有人看到某几项单独指标与领域的进步,便大肆赞叹已弯道超车、一骑绝尘;看到某些项目久攻不破、未有进展,又悲观宣扬差距悬殊、追无可追。

越是前沿尖端的科研领域,公众越是陌生、越难以形成独立判断与客观评价。“遥遥领先论”与“差距悬殊论”交替出现,如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看得人莫衷一是。加之一些心怀叵测者,或唱衰,或捧杀,鼓噪出不少荒诞论调,也或多或少影响着公众认知与社会心态。

(三)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有科学家曾经谈到,即使是最成功的科学家,在他每十个初步设想当中,能实现的也不到一个;也有科学家曾分享,有两个字最能代表其五十年内在科学进步上的奋斗,那就是“失败”。

确实,每有科研工作报道走进公众视线,往往是一朝成功的惊艳时刻,但背后十年磨剑乃至屡试屡败的挫折,鲜少出现在聚光灯下。少有人知,并不意味着艰辛探索并不存在,更不意味着其可以被“简单粗暴”地评判解读。攀登科研高峰,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每向前推进一点都殊为不易,即便是灵感乍现也往往是长年累月研究积累之后的质变。那种动辄一步登天、轻松逆袭的故事,更像是存在于爽文小说之中的桥段,不符合科研活动的一般规律,也是对科研本身的不尊重。

(四)

越是成果喜人,越要有理性的认知与清醒的定力。伴随中国迈向科技强国的铿锵脚步,大国重器井喷亮相、累累硕果令人鼓舞,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尴尬仍然存在,很多领域被“卡脖子”的痛感依旧强烈。

进展与差距交织,成绩与焦虑同在,这就是真实的创新中国,也是复杂的创新中国。我们不可因为优长而妄自尊大,也无需讳言短板妄自菲薄。盲目乐观,容易催生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营销思维”;盲目唱衰,则是在传递消极悲观信号,放大焦虑、制造分歧。这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都意味着本可避免的干扰与压力。

(五)

星辰大海很远,必须从脚踏实地开始。科研攻关很难,最需要一个理性和包容的大环境。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在各个赛道加速追赶、缩小差距。行至今天的历史方位,全球科研竞争更加激烈,国人对创新突破的期待更加迫切。

但无论是人工智能、尖端芯片,还是精密仪器、生命科学,都需要保持追赶的姿态和深耕的定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什么领域,差距大也好,差距小也好,中国创新都不能停下脚步。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理性看待成绩与差距,并用足够务实而非急功近利的制度设计,去推动教育与科研实力的发展,这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

(六)

正确认识自己,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天的中国,站在厚积薄发的新起点上,行走在加速赶超的关键一程。对“永远在路上”的创新中国来说,坚定依循自己的航行路线与方向,保持自身的发展节奏和定力,就一定能驶向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