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户也从底楼上到二楼,再到公路
这似乎是个有意思的可逆过程,进出,上下,终点与起点
我却是很羡慕鱼的,从风动竹相鸣的山涧小溪,到日鳞石上苔的浅底小河,再咆哮万马嘶的大江急流,更诡蓝声不及的浩瀚海沟,都是我理想的乐土,悟禅修身的道场胜地
可我不仅没有鱼潜在底分离水中的氧能力,更没有放浪形骸裸现于世间的勇气,唯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畅游,是母亲十月怀我之时,但随着一把剪刀“咔嚓”剪断了肌带,也把我从鱼打回人的原形,就再不复生活于水里的权利
夏天,卷起褥子和毛毡,只一张竹席光光亮亮地
那是多年的竹席,一闪一闪的也是时间积淀于其上的光
躺在这样的竹席上,如卧竹林之下,凉风偶至窗前,则身子为之一爽
这时如有光屁股的孙子在旁,小指甲抠着竹席的缝儿,嘴里咿咿呀呀地学着稚气的人语,这便是老人们最幸福的时刻
这时候,由于高兴,于是胃口大开,于是朝厨房里喊一声:“凉面做好了么?端上来!”这样的呦喝,简直就是人间的一声仙乐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哈姆雷特》,有自己的《红楼梦》,那么每个人也应该会有自己的一部中国史
《历史的点与线》就是魏得胜个人的中国史,但它又因作者全新的视角,尖锐深刻的思想,以及对历史中人和事的慈悲与关怀,乃至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索和担忧,使它不再仅仅是魏得胜一个人的中国史
它广博大气,思想厚重,又充满人文关怀
这种联系历史纵横关系的思考深度,以及独特的散文写作方式,使得这本书在史书林立的书架上,必然独占一席
而要说起美人私房菜的话,则首推绝代佳人董小宛了
《影梅庵忆语》中记载,她纤纤玉手做的西瓜膏,将瓤滤刮干净,放在白瓷碗中,用文火煎到七八分,加入白糖细搅慢炼,等到火候不枯不焦、将凝未凝时,收手静置,冰镇
那瓜膏艳色浮动,香酣殊绝
啧啧,看得都心驰神往吧?而她做豆豉,则不辞麻烦地要将豆黄九晒九洗,“剥去衣膜,种种细料,瓜杏姜桂,及酿豉之汁,极精洁以和之,豉熟擎出,粒粒可数”
诸如“薄藕笋蕨,鲜花野菜,枸蒿蓉菊之类”,她都能巧手慧心,将便宜又普通的家常菜烧得芳旨盈席
因冒辟疆爱吃甜食,小宛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等原料创制的糖果――秦淮董糖至今仍是地方特产呢
平常之物在小宛卓绝的手艺下,变得不同凡俗,成了人生的享受,琐碎的生活也因此变得精微雅致
想来,私房菜就应是那种兰心蕙质的女子掌勺,将平常生活里的乍现灵光,运用到家常小菜中,让舌头狂欢、齿颊留香,使人间烟火散发出赏心悦目的清澄诗意来
无怪乎我们的电视节目里,总变着法期望你多学几道菜
你看,今天刘仪伟在《天天厨房》做菜,明天付笛声、任静夫唱妇随地做菜,后天,又有歌手周彦宏来显厨艺
最有名的当然是凤凰台沈星的“美女私房菜”了,她明眸皓齿浅笑盈盈,只是都让人来不及看,到底是她还是佳肴更色香味俱全! 打住打住,这么说着到底又有饮食男女的味道了
我不想扯到这个话题中的,不料还是没有绕开,思绪总是这么一根经地行走
当网友如此问我之时,我语塞是因为不敢说出自己没有拿手的看家菜,仿佛如此一说便不够娴淑,不够女人一样
有句名言道,“通向男人心房的唯一捷径是胃”,深深暗示着女人厨艺的重要
再说了,所谓“善烹小鲜,可治大国”,那么智慧的老子都说,烧鱼如同治国一样,可见,在火候上做菜与治国是一个级别,所以,横竖我都说不得没有拿手菜
可说有,倒是哪一个呀?平日里做菜匆忙间只是应付肚子的饥饱,何曾去想味觉满足后的心灵快感?更别说美女私房菜了